查看原文
其他

求知若饥,虚心若愚——离世十年,乔布斯依然是众多创业者的精神灯塔

FII 福田产投
2024-10-09

编者按

 2011年10月,史蒂夫·乔布斯因癌症离世。如今,其一手创立的苹果公司已成长为市值万亿级别的科技巨头。作为唯一获得本人生前授权的传记,《史蒂夫·乔布斯传》更是被无数人奉为圭臬。十年后的今天,书中所记录的观点与思考仍不过时。

本篇笔记,笔者将从做出抉择、寻找灵感、确定方向、强化团队与成就伟大五个不同的角度,尝试在这本“旧书”记录的乔布斯本人观点中挖掘出一些新的思考。




“记住,你即将死去”

传说在古罗马时代,每当将军凯旋,都会有一个仆人在他身边重复“死亡警示”(memento mori,大意是“记住你终会死亡”)。必死的警示有助于英雄们正确地看待事物,培养谦逊的性格。


但当乔布斯在医生口中得到这份“死亡警示”之后,他想到的却是,既然死亡是注定的,那我终将一无所有。在剩余的时间里,我没有理由不追随内心去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。


《华尔街日报》的技术专栏作家沃尔特·莫斯伯格描述了一场临近乔布斯生命尽头时发生的类似讨论:“前一分钟他还在谈论为数字化革命搜罗想法的事情,下一分钟就谈到为什么苹果公司目前的产品这么糟糕,以及某个颜色,或者某个角、某个曲线、某个图标是如何不好用。”


乔布斯在生前最后一场发布会上,此时的他已与癌症斗争多年 


比起“终会死亡”,乔布斯更加信奉“记住,你即将死去”,这不仅是他生中遇到的最为重要的箴言,也是他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时最强大的心理支撑。乔布斯认为,所有外界的期望,所有骄傲,所有对于困窘和失败的恐惧——这些东西都将在死亡面前烟消云散,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。


17岁那年,乔布斯读到了这样的一句话:“如果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,总有一天你会如愿以偿。”从那时起,每天他都会自问:“假如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,我还会去做今天要做的事吗?”如果一连几天得到的答案都是“不”,那就意味着他应该有所改变了。


3年后(1976年),乔布斯和他的朋友在自家车库里创立了苹果公司 


或许只有以死亡这样的极端条件为前提假设情形,我们才能更为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。对于创业者而言,这不仅能帮助自己在创业过程中做出选择,还能为创业者提供一些根本性问题的答案,例如“是否应该坚持下去?”。


从习惯中寻找你的“点子”

有人说乔布斯难以企及的伟大成就主要得益于他集合了企业家、科学家、艺术家甚至预言家特质的卓越头脑。但他本人或许更愿意相信是习惯造就了史蒂夫·乔布斯。1985年,乔布斯在自己30岁生日派对的请柬上写到:“有句古老的印度谚语是这样说的,‘在人生的头30年里,你养成习惯;在后30年,习惯塑造你。’过来跟我庆祝我的30岁吧。”

 


“Stay foolish,Stay hungry”——求知若饥,虚心若愚,这句广为流传的经典名言名句,很好地体现了乔布斯独特的思考习惯——永远不会满意,始终将“为什么这样行不通”和“应当作何改变才能让它行得通”这两个问题挂在嘴边。

 

这种“不满意”使得乔布斯养成了“保持初学者心态来充实想法”的习惯。对于常人来讲,初学者心态大多是指不要无端猜测、不要期望、不要武断、不要偏见。而对乔布斯而言,初学者心态只包含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,永远充满好奇、求知欲、赞叹的态度。


习惯是乔布斯商业灵感的源泉。正是种种习惯让iPhone在乔布斯手中抛掉了键盘、弃掉了触控笔,只留下了可以用手指操控的触摸屏,成为当今市场上几乎所有智能手机的“原型”,开创了一个时代。

 

发布于2007年的第一代iPhone,大屏触控智能机的起点


什么都可能是别人的,唯独习惯一定是属于自己的,即便吸收了他人的智慧,但当习惯养成后,也会为自己的每一个想法都打上独特且不可磨灭的个人印记。这些想法只源于你,也只适合你,哪怕它们看起来和他人的观点十分相似。对于创业者而言,源于自身习惯和经历的灵感,也无疑是最为适合个人及团队的。



正如2015年黄峥创立拼多多之时,2C电商早已经过数轮惨烈竞争,“猫狗二分天下”的局面已稳定多年。但黄峥还是带着“与伙伴一道披荆斩棘创造新的东西”、“做促进良币驱逐劣币的事情”等想法,义无反顾地杀进这片大红海,用独特的新社交电商思维,在五年时间里创造了中国活跃买家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。


如果迷茫 就从忙碌中寻找答案

1985年9月,因与董事会在公司发展前景上存在分歧,乔布斯被自己的公司扫地出门。那段时间的他感觉失去了所有的生活重心,甚至一度想要逃离硅谷。

 

但乔布斯并没有一蹶不振,他意识到自己对事业的热爱并未消退半分。他决定从头开始,让工作重新霸占自己的生活。


再次忙碌起来之后,乔布斯成立了NeXT电脑公司与皮克斯动画工作室,重新找回自己的前进方向,创造了对现代电脑产业有着深远影响的面向对象操作系统──NEXTSTEP,以及全球首部电脑动画片《玩具总动员》等经典产品,并于1996年重返当时已几乎身处绝境的苹果公司,完成了属于他的“王子复仇记”。


乔布斯在NeXT Computer向员工阐述自己关于“科技进化周期”的想法


创业本就是“逆水行舟”,保持动起来、忙起来的状态,也仅仅是避免失败的最基本条件。在忙碌中找到自己热爱且愿意为之付出巨大努力的方向,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。



关于“寻找方向”,乔布斯在演讲中曾经提到:“时间是有限的,所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走别人的路上,这是一种无效的忙碌。不要被教条所限,更不要活在他人的观念里。”

 

但笔者认为,对于大多数创业者来说,时间固然有限,可走别人的路并非一无可取。前人走过的路或许拥挤,但大多足够平坦,参考借鉴甚至照搬照抄不是目的,而是节省时间、避免踩坑的手段,这也是一种“不被教条所限”。


团队扩张与内部竞争
团队扩张,是每个创业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都会面对的问题。对此乔布斯一贯主张“不要吸纳二流队员进入团队”


“全员一流”的初代MAC电脑开发团队


他说:“如果你吸收了几名二流队员,他们就会招来更多二流队员,很快,你的团队里面甚至还会出现三流队员。开发MAC的经验告诉我,一流队员只喜欢同一流队员合作,这就意味着你不能容忍二流队员。”

 

诚然,全员精英的团队所向披靡,但现实中,许多团队在初创阶段也因籍籍无名无法吸引到“一流队员”加入,甚至被嘲笑为“野鸡团队”。合理分工,把不同难度的任务交给不同能力的人去完成,无疑是比组建“特种部队”更为可行且适用性更高的解决方案。

 

然而,随着团队规模与业务体量的扩大,内部竞争问题都将摆在创业者的眼前。相较于颇具“古典气息”的先做大再做强,在别人击倒你之前自己先打败自己,并不失为一种不断变强的好方法。乔布斯的商业原则之一便是“不要害怕内部相残”,他说:“与其被别人取代,不如自己取代自己。”



头条系短视频应用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。在战胜了西瓜、火山等一众“同门师兄弟”之后,抖音展现出强大的爆发力,甚至在数据上超过了快手这颗“隔壁家的独苗”。


成就“伟大”?
或许在所有创业者心中,都有一个“成就伟大”的理想。而亲手缔造了苹果帝国的乔布斯,无疑是将这个理想化为现实的代表,甚至可以说,他就是伟大本身。

关于如何成就一家伟大的公司,乔布斯从未直接表达过他的观点,但我们可以从他被记录下来的话语中一探究竟,找到他的方法论。

 

乔布斯在世时,他的房间里只有一张爱因斯坦的照片,一盏Tiffany桌灯,一把椅子和一张床。简洁的风格不仅贯穿乔布斯的个人生活,也指导着他的产品设计底层逻辑。乔布斯主掌苹果期间,无论是iPod、iphone还是ipad,都奉行着“少即是多”,每一次创新都意味着多余元素被舍弃。乔布斯就像是一个追求连消的消消乐玩家,为了获得最高级的“分数奖励”与喝彩,不停地消除面板上“碍事的部分”。

将简洁做到极致的媒体播放器——iPod nano 6


“专一和简单往往直通成功”,乔布斯认为简单可能比复杂更难做到:“你必须努力厘清思路,从而使其变得简单。最终这是值得的,因为一旦你做到了,便可以创造奇迹。”两点之间线段最短,在某种意义上,践行专一和极简是创业者避免走弯路的终极答案。

 

“重视特立独行这种特质”,乔布斯相信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,才能真正改变世界。他曾说:“你不能只问顾客要什么,然后想法子给他们做什么。等你做出来,他们已经另有新欢了”。

 

专一、简单加上特立独行,让拥有天才头脑的乔布斯花费35年时间造就了苹果这家足称“伟大”的科技公司。可人海茫茫的创业者群体中又能有多少个“乔布斯”呢?对于大多数创业者来说,“成就伟大”更适合作为一个类似精神图腾的目标长期存在,当你离它已不遥远之时,自然可以“伸伸手、踮起脚”去尝试触碰它。但更多的情况下,创业者或许应该接受成功的面孔不只有一张的现实。


即使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十年,乔布斯那些闪耀着智慧的话语,依旧能够为大多数创业者点亮一盏指明前路的灯。最后,笔者想借用乔布斯本人的一句话来表达对他的敬意:

 

“我们试图用我们仅有的天分去表达我们深层的感受,去表达我们对前人所有贡献的感激,去为历史长河加上一点儿什么。那就是推动我的力量。”
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福田产投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